白宫还要安排布林肯访华,中方回应来了,还给拜登留了点面子
(相关资料图)
中美因贸易摩擦与台海局势等一系列问题而不断加剧的紧张关系已经持续数年,最近美国击落中国民用气象气球无疑令中美关系雪上加霜。关于气球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上空一事,中方已经向美方作出反馈,气球属民用性质,受西风带影响,因不可抗力,严重偏离预定航线,误入美国空域。中方对此表示遗憾,并希望继续同美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这次意外情况。
事实非常清楚,气球是用于气象研究的,因不可抗力误入美国空域的,而不是美国一些政客口中的“间谍气球”。但是,美国务卿布林肯因此推迟访华行程,拜登总统甚至还下令击落气球,而且美方还不依不饶。五角大楼发言人发布声明称,中国气球被击落后,拒绝向中国归还气球碎片,并进行深入研究,以了解中国的“监视”能力。其实,“气球事件”再一次证明,美国说一套,做一套,言而无信,阳奉阴违,虚伪狡诈的本性。
拜登政府口口声声说要和中国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但当他们看见因不可抗力而严重偏离轨道误入美国上空的中国气象气球时,就展现出“叶公好龙”的一面。华盛顿一面要求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一面又担心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技术超越美国。就此而言,美国击落中国气象气球,不排除有窃取中国气球探测气象技术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还试图将“气球事件”从民事事件,升级为军事事件。五角大楼发言人莱德表示,美防长奥斯汀希望与中国防长魏凤和通话,但中方拒绝了这一要求。莱德还煞有介事地表示,为了负责任地管理中美两国的关系,双方应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而两军之间的沟通也显得尤为重要。美军主动请求对话,实则是在给中方“挖坑”,如果中方答应通话,等于是承认这是一起“军事事件”;如果中方拒绝与美方通话,那么五角大楼便可以借此推卸滥用武力击落气球的责任。但问题在于,中美军事沟通陷入停滞并非始于“气球事件”,而是佩洛西窜台事件。
去年8月初,时任美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执意窜访中国台湾省,此举严重破坏了中美政治关系基础,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践踏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针对美方恶劣的挑衅行为,中方在第一时间组织“围台”演训,并对美方采取“三取消五暂停”的反击措施,其中有三项在军事领域,包括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五个暂停则在气候变化和司法等专业领域。
取消中美军事交流,对美方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美军远离本土到中国家门口,并没具备任何优势,但依旧兴风作浪,和平时期对华实施抵近侦察,危机时炫耀武力。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捣乱而不想开战的美军需要军事交流,并防止擦枪走火和意外冲突,并试图通过中美军事管道判断自己行动的威慑效果,把握分寸。因此,美方希望借助“气球事件”重启中美军事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谭克非回应称,美方执意动用武力袭击中国民用无人飞艇,严重违反国际惯例,开启了恶劣的先例,这种不负责的错误做法,并没有为两军对话创造应有的氛围,故而中方不接受美方关于两国防长通话的提议。
尽管中方拒绝与美方将领通话,但华盛顿仍旧锲而不舍,希望加强与中方的交流与对话。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表示,“气球事件”不会改变美国对话台独,美方仍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敌人,美方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他还表示,白宫还要安排布林肯在合适的时间访华。而拜登在发表国情咨文时也表示,美国致力于同中国的合作,中美两国是竞争关系,美方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对抗与冲突。翌日,中方的回应来了,而且还给拜登留了一点面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美方应该树立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与中方一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由此可见,中方并未关闭对话的大门,而布林肯想要访华,美方必须要改变对华错误认知,创造良好的氛围,而不是相反。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当前全球正面临多重危机,作为世界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美中需要加强沟通与协调。他还抨击了美国国内炒作“中国威胁”与“脱钩论”,认为华盛顿“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挑起事端,绝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