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3上海两会·场内场外同期声|张莹萍:完善“千园工程”政策体系助力上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当前快报
(资料图)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按照公园城市理念,打造千园之城。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市政府对上海市公园城市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目前正抓紧推进落实。
“十三五”末上海拥有406座公园,“十四五”期间上海为实现“千园工程”目标,需要新增大约600座公园。“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聚焦中心城公园布局盲点问题,见缝插针改建或新建口袋公园300座左右,实现公园均衡布局。系统推进环城公园带建设,在已有的14座公园基础上新增36座公园,实现“环上”50座公园的目标。结合“一江一河”、新城建设等新建50座以上的社区公园,满足市民日常游憩健身需求。此外,在上海乡村地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200座以上的乡村小微公园,以上便是“十四五”期间千园工程的总体考虑。目前正按照每年新增120座公园的计划推进,“环上”七座公园已经完成改造、向公众开放,一批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的建成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张莹萍表示纵观上海市目前公园城市的政策体系,基本覆盖了城区内重点绿化项目、口袋公园、“环上”公园改造、绿道项目等,但对于郊区的乡村公园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
乡村公园建设总体不改变所在土地管理类别,林地仍为林地、水系仍为水系、农田仍为农田,会适当增加或改造贯穿其间的通道,但由于未明确乡村公园建设的土地管理操作流程,导致一些乡村公园建设面临被土地督察、整治的风险,地方政府希望规范操作,但缺少流程与路径。目前,各镇、村开展的以开放休闲林地改造为主的乡村公园建设,受财力制约,导致景观品质和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市民期盼。因此张莹萍希望能进一步明确乡村公园建设标准,空间布局尽快落地,政策支撑更加有力。
摄影:邢千里
视频:沐多
责任编辑:王蔚